未签订任何劳动合同辞职,扣半个月工资不合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022-08-08 16:33
2022-08-26 11:10
突然辞职被扣半个月工资是不合法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有克扣工资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2-18 16:53
辞职扣工资不合法。
只要劳动者是正常提出辞职并离职的,用人单位就不可以扣压员工工资,在离职当天就应当结清所有的劳动报酬。
那么如果公司扣压工资,该怎么办呢?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可以和公司直接协商解决;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4、申请劳动仲裁;
5、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一、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
6、做出裁决。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4)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综上所述,辞职扣工资是不合法的,公司扣工资的,可以通过协商、投诉或者仲裁等方式来进行维权,您学会了吗?
2024-12-30 11:06
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突然离职,导致用人单位产生经济损失,那么他们应负责相关赔偿。
然而,员工与雇主可通过协商来确定是否需扣除部分工资进行赔偿,但如无特殊约定,则不应以此方式弥补损失。
此外,一般情况下,每月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当月薪资的20%。
2023-03-14 11:47
1、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是劳动关系,都应该在辞职的时候,一次性结清所有工资;有的公司的做法是在发薪日将离职员工的工资一起发放,如果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是可以的;
2、未签订劳动合同,一般都不会缴纳社保,因为社保经办部门在给劳动者办理社保时,都需要劳动合同备案;未依据缴纳社保,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还是可要求补缴社保;
3、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