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但需要注意的是,被取保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去外地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根据现行刑诉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决定机关的同意,执行机关的批准是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2-10-31 14:23
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但必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取保候审要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24-09-27 11:43
在取保候审期间,若打算前往异地,必须事先征得执行机构的批准方可成行。
同时,被采取此种强制措施的人士必须严格遵循以下规定:
首先,不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在地区;
其次,倘若个人的住宅地址、职业以及联络方法有所变更,务必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相关执行机关;
再者,遇到司法部门传唤时需及时配合调查;
最后,不得通过任何手段影响证人出庭指证,不准损毁、篡改证言或与同犯串谋。
2024-07-27 09:19
可以。
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但是需经执行机关批准。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我国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
2025-01-10 11:02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之明确规定,对于申请取保候审的申请人,其提供担保的保证人需符合以下四项严格要求:
1.保证人须与该案无直接关联性,即未涉及或可能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所涉罪行。
尤其值得注意是的,保证人不得即是此案的同案犯,也不可为此案的重要证人。
这是因为,若其本身亦为司法机构正在侦查之中的对象,那么,将无法确保保证人能严肃、忠实地履行其保证责任。
2.保证人须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更详细的说,保证人须达到一定年龄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其在被保证人中应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因其身体状况良好,能够对被保证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等。
然而,衡量保证人是否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时,必须根据具体案件情形给予综合评估,绝对不能仅仅根据保证人自身的陈述来认定其是否有执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3.保证人应当拥有稳定的住所和收入。
这意味着保证人在被保证人居住地点应具有自己常驻的住宅,并且具有稳定且可观的经济来源。
这个条件主要是为了防止保证人因为自身债务问题或者生活不稳定而影响到保证活动。
2024-06-21 13:45
可以更换。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的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人担保人更换,应到案件办理部门申请办理,且保证人应当符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