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规定:
一、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
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万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减轻处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量刑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积极退赃的,且在重大生产、科研项目中起关键性作用,有特殊需要,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适用缓刑,但必须从严掌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12-25 10:38
1、受贿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其条件为: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6、犯罪情节较轻。
2025-03-28 17:18
受贿罪符合判处缓刑法定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
有悔罪表现;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四项条件。
2024-12-20 16:32
1、受贿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其条件为: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犯罪情节较轻。
2、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构成的犯罪。
2024-05-24 13:39
一般情况下要求受贿数额达到了3000000元以上的,那才有可能对罪犯判处死刑。
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涉嫌上述情形之一的,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9-10 14:30
1、受贿罪的共犯的判刑要根据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来进行分析,确定量刑标准。
2、受贿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