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工资高于多少才交税

行政诉讼 2024-06-14 11:42 标签: 交税 工资

在国家法律规定中,若每月基本工资超出五千元人民币,便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由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后减去速算扣除数得来的。
有关费用扣除的标准为每个月五千元人民币(仅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
此外,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月度收入减去固定的起点——即五千元人民币之后,再减去专业扣除(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以及专项附加扣除(例如子女教育、房租或住房贷款利息、老人赡养费等额外扣除项),最后再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必要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伍昭律师

伍昭律师

湖北顺鹏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债权债务 法律顾问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损害赔偿 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