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诈骗案追诉期是五年的时间,追诉期的时间和罪名的法定最高刑是有联系的,法定最高刑如果越长,一般追诉期也会越长,经过五年的时间如果当事人不追究被诈骗的财物将不再进行诉讼。
2、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6-20 11:25
1、刑事案件中立案之后,没有追诉时效,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后进行侦查的,该案件是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
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4-09-27 15:00
1、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杀人案件是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而刑事犯罪是有追诉时效的,杀人案件最长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2、但如果有已经立案或期限中断情形的,则不受此20年的限制。
3、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2-08-27 13:50
有,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诉期5年);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期10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追诉期15年)。
2022-08-25 16:21
有。刑法第24条第一款[2]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1-02-20 10:44
交通事故有追诉期,也就是指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