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计死缓被撤销执行的几率,这取决于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行为表现。
如果罪犯在服刑其间未再次犯罪,主动参与劳动改造,严格遵守监狱规定,并如实向监管人员报告情况,待到两年后便有望被减刑至无期徒刑,从而无需执行原定的死刑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 【死缓变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022-08-10 14:13
视具体情形而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或者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死缓,全称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死刑立即执行。
2022-09-09 09:57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七天,只是对单人单案的最长羁押期,期限内,公安机关应报检察院批准逮捕,而不是直接放人。一般案件公安机关应在七天内提请审查批准逮捕,但是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2022-08-10 09:45
由于新农合是实行交一年享受一年的政策,交费年限不累计计算,所以新农合是一直需要缴费的,只要断缴就不再会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
新农合,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16年1月,国务院发出了国发(2016)3号文件,将原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从此新农合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023-09-27 15:52
上诉后案件的胜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事诉讼一般分为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二审法院再次进行审理。二审裁判也是基于同一案件事实,只不过审理的结果可能与一审有些不同。改判的情况有两种:(一)“适用法律有错误。”(二)“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发回重审)
2022-10-30 14:13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主要特征有: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