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阴阳合同的方式避税是违法的。
一旦被查出,不但要补足应缴的税款,而且还面临高额罚款。
合理避税和偷逃税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合理避税是合法的,而偷逃税是对法律的无视,是主观恶意逃避纳税义务,是违法行为,严重者要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2022-08-12 11:06
中介签阴阳合同违法。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经有关部门查实后属于一般偷税行为的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的可能构成犯罪。
2025-03-06 13:47
避税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缴纳税款的目的的行为,其后果是造成国家收入的直接损失,扩大了利用外资的代价,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22-09-01 10:50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若是当事人被欺骗签订了阴阳合同,属于以上的诈骗方式,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该撤销权的行使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而定。
2022-09-17 15:32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如果仅仅是签了阴阳合同是不会坐牢的,只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如果签订的阴阳合同违反了刑法,涉嫌犯罪的,是需要坐牢的。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在不具备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等情形时一般被认定为有效;阴合同涉嫌行为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一般认定为无效。
2022-08-11 14:11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如果仅仅是签了阴阳合同是不会坐牢的,只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如果签订的阴阳合同违反了刑法,涉嫌犯罪的,是需要坐牢的。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在不具备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等情形时一般被认定为有效;阴合同涉嫌行为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一般认定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