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进行违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
本罪和贪污罪区别,具体为主体要件不同,这是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4-30 11:22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
(1)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
后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
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其中既包括国有、集体性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公共财产,也包括私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私人财产。
2024-08-17 09:03
1、职务侵占罪的意思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情形构成刑法犯罪。
2、该罪的处罚规定是:数额较大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4-10-16 10:06
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辩护的方向有:
1、如果具有自首或者立功等情形的,可以争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较小;
3、行为人悔过认罪态度较好等。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2024-12-13 14:41
1、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是数额较大,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有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有前述行为,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等。职务侵占全款退回仍然会判刑的。职务侵占是行为犯,而且是公诉案件,一旦侵占,危害后果已经产生,无论是否退回财产都要定罪量刑。量刑标准看具体金额多少,涉嫌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2024-05-21 10:32
职务侵占罪辩护词这样写:
1、应该写明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理由;
2、应该写明对起诉书中确定的数额有异议的理由;
3、应该写明被告人的酌情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原因。
4、其他内容。
职务侵占犯罪,往往表现为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有利用自己手里职权来非法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