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理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无需执行的情形,可以不经仲裁直接起诉的情形有:
1、劳动者持有企业工资欠条。
2、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有给付义务的调解协议生效后,企业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
3、船员劳务合同纠纷。
劳动者直接就1、2所列事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会按普通民事诉讼纠纷受理。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属于海商合同纠纷,当事人应向海事法院起诉,不受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03 09:01
法院受理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无需执行的情形,可以不经仲裁直接起诉的情形有:
1、劳动者持有企业工资欠条。
2、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有给付义务的调解协议生效后,企业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
3、船员劳务合同纠纷。
劳动者直接就1、2所列事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会按普通民事诉讼纠纷受理。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属于海商合同纠纷,当事人应向海事法院起诉,不受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
2022-09-22 15:03
1、和解,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协议的达成和履行完全靠双方的自愿、自觉。
2、调解,即在第三人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使劳动争议在当事人双方的互谅互让中得以解决。
3、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裁决。
4、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
2022-11-30 19:48
1、和解,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协议的达成和履行完全靠双方的自愿、自觉。
2、调解,即在第三人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使劳动争议在当事人双方的互谅互让中得以解决。
3、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裁决。
4、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
2023-02-14 17:29
解决劳动争议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起诉处理的。
首先,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应当依法处理。
发生劳动纠纷,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最后,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处理的。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所以,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可以采取上述方式进行处理。
2022-09-24 14:36
发生劳动纠纷不一定要仲裁,但是如果想到法院起诉就必须先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必经程序,即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然后才能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