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5-03-06 15:11
若您不幸遭受了诈骗案件,我们诚挚建议您及时向犯罪发生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诈骗金额在3千至1万元人民币之间,公安机关将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侦查。
以下是关于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定:
1.刑事案件的管辖权限应归犯罪地的公安机关行使;但如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具备更有利的条件来调查处理此案,则犯罪嫌疑人所在居住地的公安机关也可对此类案件进行管辖。
并且,无论任何情况下,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通用的法律体系规范中对有关犯罪案件管辖做出特殊规定的,将依这些规定进行执行。
2.“犯罪地”这一概念不仅涵盖了犯罪行为实施完毕的地点,还包含了犯罪行为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即犯罪
2025-02-14 11:48
诈骗罪赔款的执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公安机关追回的赃款会移交检察院,在起诉过程中移交法院,当事人也可自行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会根据追回的赃款和被告的可执行财产进行退赃。
2、退赃依据的原则是,可以分清原主的,交还原主,现金诈骗追回金额不够全额退赃的,按被害人人数进行平均退还,对生活确实有困难的,急需用钱的经协商可以先行还款。
3、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案件涉及赃款赃物由公安机关负责追缴,如果财产确实是属于被害人的,就会退还给被害人。
2024-06-20 11:05
满足以下条件并且诈骗数额在三千元以上就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4-09-10 11:19
诈骗罪的认定,依照法律规定的诈骗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行为人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4-07-27 10:04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体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最后,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