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2022-08-12 11:50
关于孕期的规定是: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和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这一规定说明三个问题:
一是,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和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不得提出离婚请求。也就是说,在上述时间内,男方没有提出离婚请求的权利;
二是,女方在上述时间内,提出离婚的请求,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受理。
三是,男方在上述时间内的离婚请求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提出,并经人民法院确认有必要时,才可以受理。这就不难看出,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明确对妇女儿童的保护。
2023-04-17 10:36
怀孕期间想要离婚,可以由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在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原则上不得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2022-09-01 10:11
女方提出可以离婚。男方是不得提出离婚的。
离婚有两种方式:第一,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到婚姻登记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第二,如果协商不行的,夫妻任何一方均可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若有直接证据证明对方有家庭暴力、重婚等恶劣情节的,人民法院一般都会判决离婚,否则,人民法院在第一次诉讼中不判决离婚,而等到第二次起诉才判决离婚。
2022-08-19 10:52
孕妇离婚赔偿标准为,物质损害赔偿加上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要看是否有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若无,一方要求赔偿没有法律依据。孕期男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的,女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2025-03-03 17:47
关于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内容:
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所谓“夜班劳动”一般系指从当日22点至次日6点从事劳动或工作。
3、适当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妊娠满7个月应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女职工妊娠7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应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2个半月。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12周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
4、已婚待孕职工禁忌劳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