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2-08-12 13:5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未成年驾驶车辆造成他人造成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未成年在16周岁以上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因侵权导致的法律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监护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2-08-11 11:39
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其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则需承担全部的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则需要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以及次要责任;
3、如果各方当事人均不是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的,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需负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2022-08-25 14:25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全部承担;
第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第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不承担责任;
第四、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2022-08-12 16:48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1-02-25 13:57
未成年造成交通事故由监护人担责。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造成的交通事故需由其父母(没有父母的,则为其他合法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尽到了监护的责任,应当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