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归责原则如下: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准则,它是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归责原则是民法典侵权编的核心,机动车责任作为特殊的侵权责任,亦以归责原则为核心。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并不实行单一的归责原则,而是根据不同主体间发生交通事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0-11-20 16:51
当前,世界各国对道路交通事故采取的归责原则大致有四种:
一是过错责任原则;
二是过错推定责任;
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是公平责任原则。
2022-08-24 14:23
视具体情形而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分别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2022-08-26 15:02
2022-08-27 15:23
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是:
一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其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
二是过错推定责任;
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公平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2022-08-27 16:36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发生以后,首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予以赔偿,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区分事故当事双方实施不同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