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的程序是:
1、准备离婚起诉所需要的证据;
2、拟定离婚起诉书或者请律师代写起诉书,带齐离婚诉讼所需要的立案材料去立案;
3、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立案;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离婚诉讼,如果受理,会出具单据和手续;
5、法院受理离婚诉讼之后,在法定时间内通知对方领取传票、起诉书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通知双方;
7、庭审。
2021-01-26 14:16
法院离婚起诉程序主要是:
1、撰写起诉状,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及诉状以及与离婚案件有关的证据、结婚证、身份证、小孩的户口以及需要分割财产的有关证件;
2、法院收到材料后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受理;
3、法院受理后会通知被告答辩,选择时间通知开庭审理;
4、离婚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同意的,签订调解书,不离婚,结案;调价不成的,进行审理判决,发放民事判决书。
2022-08-24 11:22
诉讼离婚,即通常所说的法律途径离婚。比协议离婚较为复杂。具体程序和步骤如下:
1、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2022-08-23 13:40
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1、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
2、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3、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4、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
5、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2022-08-17 08:47
女方起诉离婚程序是:
1、到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提起离婚诉讼;
2、法院审查之后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立案;
3、法院通知原告与被告,对其立案情况以及开庭情况;
4、法院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等。
2022-08-22 15:53
起诉离婚的程序如下:
(一)立案
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民事诉状即起诉书,需要准备两份。
2、结婚证复印件一份,如果结婚证丢失的,当事人可以去结婚所在区的档案馆开取结婚证明材料。
3、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4、双方财产分割清单,包括财产名称、价值、数量。
(二)审理过程: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
(三)诉讼程序
1、原告起诉阶段。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给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
(3)证人作证;
(4)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5)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6)宣读鉴定结论;
(7)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
(5)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最后判决宣告。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