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方面:1、审判长2、审判员3、人民陪审员4、书记员5、法警(二)原告方面:1、原告2、原告代理人/辩护人3、原告代理律师(三)被告方面:1、被告2、被告代理人/辩护人3、被告代理律师(三)其他可能相关人员:1、相关证人2、公诉人3、旁听人员。
法律依据:
《公诉人出庭行为规范》第十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对合议庭组成人员应当分别称“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或统称“合议庭”。向法庭提出要求时应当称“审判长”;当某阶段活动完毕或发表公诉意见时应当称“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多名被告人聘请辩护人的,应当称“被告人XXX的辩护人”,一名被告人聘请两名辩护人的,应当称“被告人XXX的第一辩护人”、“被告人XXX的第二辩护人”。
2022-08-26 10:19
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审查,不需要开庭审理,法律上没有规定必须开庭审理,甚至没有规定对申请人进行询问。如果是进入再审的刑事案件,才必须开庭审理。
民事案件规定审查再审申请。
2022-08-09 1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2022-09-06 08:58
有两种情形可以不开庭审理:1、是转入督促程序的案件,即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要求债务人支付一定数量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不经过开庭审理直接向债务人发出附有条件的支付令,若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未对支付令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强制执行力;2、是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案件,即法院认为民事纠纷的争议不大,当事人在案件开庭前能够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必进行开庭审理,而是由审判员一人或者由合议庭主持,以法院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审结案件。除了以上情形,法院对于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不管是适用一审普通程序,还是适用简易程序,通常需要以开庭审理的方式进行。
2022-08-08 13:30
2022-09-23 09:27
取保候审与开庭审理的时间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在我国取保候审后一般在2-3月之后才能开庭审理,如果案子情况不复杂,没有共同涉案人的话会比较快开庭审理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后开庭审理最长不会超过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