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约欺诈,指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订约欺诈中欺诈者主观上有恶意,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被欺诈的一方因欺诈陷入错误,并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八条 【要约失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要约被拒绝;
(二)要约被依法撤销;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2024-03-29 14:30
“骗婚”系指行为人利用国家合法的婚姻缔结程序,以与受害人缔结婚姻作为诱饵,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受害人信任,从而达到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且符合刑法规定的,骗婚可构成刑事犯罪,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2022-08-08 14:17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如果移动就会改变性质、损害其价值的有形财产,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及其相关权益。如建筑物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2022-08-09 09:01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如果移动就会改变性质、损害其价值的有形财产,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及其相关权益。如建筑物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2022-11-22 09:57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主要是通过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三种措施,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是本次双减政策的目的。
2022-09-13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