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提出离婚被告可以提出精神损失费,但不一定会获得支持。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2022-08-12 10:45
原告提出离婚被告一般不可以提出精神损失费。但原告存在重婚、实施家庭暴力、与他人同居等过错行为除外,且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具体情节(目的、方式、场合等)、获利情况、所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综合考虑,确认具体数额。
2022-08-25 16:00
可以,但婚姻关系中有一方是精神病患者,离婚一般只能选择诉讼离婚,离婚为双方意思表示,不能由他人代为行使。
离婚是涉及身份关系的诉讼,是否提出离婚诉讼,是婚姻当事人的自主行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作为离婚案的原告,但应由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先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经法院认定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后,监护人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2022-08-24 09:20
精神病患者可以作为离婚案的原告,但应由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先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经法院认定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后,监护人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2022-08-23 16:35
可以。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能作为离婚诉讼的代理人。而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不应该剥夺他们的诉讼权利,在其清醒时,应保障其处理自己婚姻事务的权利。
2020-10-29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