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有需要履行的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以下几个义务:第一,通知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第二,协助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有关的事务;第三,保密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负有保守在合同履行中所知晓的商业秘密的义务,泄露了商业秘密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 【债权债务终止后的义务】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2022-08-12 11:19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责任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违约赔偿,如果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8-12 14:21
当事人的后合同义务包含:
1、告知或通知义务;
2、保密义务;
3、协作或协助义务;
4、保护、注意义务,在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尽到一个诚实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保护对方当事人正当合法的权益。
2022-08-19 16:11
合同中止履行的条件为: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以跳币债务为目的实施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行为、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
2022-08-12 14:12
赠与合同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
1、赠与人的权利有任意撤销权。义务有转移赠与财产义务,瑕疵担保义务;
2、受赠人的权利有请求交付权。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2020-09-24 14:46
辩护人要履行的义务有:
1、为犯罪嫌疑人行使辩护权的义务。
辩护人应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要求,依法帮助其行使有关法律诉讼权利;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出庭参加诉讼,提出辩护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依法行使辩护权,维护正常诉讼秩序的义务。
辩护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辩护权;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上述行为,法院将视情节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