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程序:
1、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决定进行调解;
2、人民法院通知当事人,进行调解;
3、调解结束。且调解成功的,一般需要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依法进行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九十四条 调解组织形式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2022-08-20 15:24
法律没有规定法院调解的具体程序。
法院调解的程序,是指审判人员进行调解活动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步骤和方式。由于法院调解的过程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因此法院调解没有单独的程序而是与整个审理程序结合在一起的。
2022-08-25 14:59
1、调解动员阶段。
调解动员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调停阶段。
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员居间调停。
3、调解结束阶段。
当事人就离婚或不离婚达成协议(达成离婚协议的还必须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分担问题等方面同时达成协议),审判人员将协议的内容如实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认可后签字盖章,调解即告成立。
2021-03-09 15:52
法律上并没有对老年人离婚程序的特别规定,这里我对调解程序和老年人调解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首先是分析引起老人离婚的原因,各方面进行疏导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调解不仅要依照法律规定处理,更要考虑到离婚后所面临的养老等实际问题而妥善处理。按照正常的调解程序,首先要考虑老人的夫妻感情是否彻底破裂,引发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已经达到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的程度。其次,在财产分割的问题上,有约定的先按约定,没有约定的根据财产性质、老人的生活状况做一个合理的分割。最后是离婚后老人居住问题,婚前各自有住房并且有条件居住回婚前住所的,应当各自回居住地;婚前一方或双方没有住房的,婚后也没有获得房屋的,要和子女做好工作以防老人居无定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离婚案件的处理除了需要考虑财产分割金额的问题之外,还应注意取证方法、执行可能。每个离婚案件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建议大家聘请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介入案件,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
2022-08-22 17:09
(一)起诉前调解。诉前调解,顾名思义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当你下定决定走进法院起诉离婚时,法院并不立案,而是给你开一个收取材料的单子给你,在45天内通知你能否成功立案,他会先和被告联系,确认被告的身份和地址后,通知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调解下进行调解。
(二)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是指在立案成功后,正式开庭审理前调解。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先行调解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2022-08-12 17:06
离婚调解程序的具体规定如下: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且调解应当包含调解动员、协商调停、调解结束等程序。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