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协议有效,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2022-08-23 10:43
当事人签订的协议(合同)有效认定如下:
一、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
三、合同内容具体,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四、不损害第三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2022-09-06 11:08
2021-04-26 10:35
协议离婚有效的条件:
(1)双方婚姻关系合法有效;
(2)配偶双方基于真实意思表示,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等相关事项达成一致;
(3)当事人亲自提出离婚登记申请,并领取离婚证。
2022-10-11 10:06
1、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2)订约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3)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要约和承诺二个阶段。
2、对于已经成立的合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效要件,才能产生法律拘束力。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合同双方订立的内容不违背法律的基本规定,就是有效的,这是法律尊重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是指: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2-08-10 11:30
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夫妻双方能够协商一致,该抚养条款均为有效,但最好与相关法律规定一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