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不还会影响信誉,严重的话还会走法律程序。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我国法律是禁止高利放贷的,虽然高利贷不被法律支持,但一旦走法律程序的话,贷款的本金法院还是会判决还的。法院还款的判决生效后,有能力执行不执行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负刑事责任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8-09 14:01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高利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借贷,只不过利息奇高,而且有的高利贷会约定利滚利,就是把利息作为本金来计算下期的利息,因此,高利贷犹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一旦陷入高利贷的怪圈,很难抽身出来。
如果借了高利贷最可能面对的就是被催收,如果催收主体不合法可能还会被暴力催收,比如通过短信、电话、派人24小时贴身跟随,甚至暴力殴打借款人,即使一时还不了钱,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可以通过报警或者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2-11 16:50
1、若未能按时完成还款,相关不良还款记录将会被自动传输至中国人民银行所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之中,这必将对贵司的信用形象产生严重的打击效应。
2、逾期还款情形不仅会被征收正常利息的1.5倍作为罚款,而且还需额外承担因逾期产生的罚息;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可能还会在原有罚息基础之上额外收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综合所有这类额外支出,无疑将成为一笔颇具规模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保持良好的还款行为习惯。
3、若最终导致未能及时还款,那么贷款机构势必采取相应的催收入步措施,进而影响到未来申请贷款的机会以及获得的优惠政策。
2024-03-26 11:27
当事人遇到高利贷的,可以与对方协商,不支付属于高利贷部分的利息,只支付合法范围内的利息和本金;如果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对应当偿还部分的本金和利息作出判决。
2022-08-11 16:32
欠了高利贷还不上,如果是超出合法利息部分,无须去还,如果是合法范围的利息与本金部分,是需要还的。还了合法的部分后,遭遇不法对待的,可以报警处理。
借款人借高利贷并不需要全部偿还,只偿还本金及法律允许的利息即可。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2-08-10 15:59
欠了高利贷还不上,如果是超出合法利息部分,无须去还,如果是合法范围的利息与本金部分,是需要还的。还了合法的部分后,遭遇不法对待的,可以报警处理。
借款人借高利贷并不需要全部偿还,只偿还本金及法律允许的利息即可。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