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的仲裁裁决结果对个人后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经济纠纷只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就算仲裁裁央结果对个人非常不利,也不会因此就进入到个人档案中。可如果本人坚决不执行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对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名下财产可能被法院查封。
此外,如果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抗拒执行、隐匿、转移财产等情形的,将被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成为“老赖”,统一向社会公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2022-09-19 15:46
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对个人产生不利影响。
仲裁过后,不会记入个人档案。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2022-09-16 10:46
一、对公司而言:劳动仲裁的申请事项,大部分与经济相关,并且除了正常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之外,可能还会产生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者双倍工资之类的,具有惩罚性的费用支出;如果用人单位败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二、对个人而言:对今后无任何影响。仲裁过后,不会留下任何记录。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发生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3-02-18 15:29
劳动仲裁对个人一般没有影响。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力,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之一,遇到劳动纠纷们应当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么劳动仲裁之后,公司不按照裁决支付赔偿的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
强制执行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申请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步为法院收到申请后,进行核查,确定是否立案;
第三步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第四步为执行员发出执行通知,并强制执行;
第五步为执行员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法律规定的维权方式,对个人是没有影响的,如果裁决之后义务人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执行的周期一般是比较长的,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
2022-09-26 16:18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对劳动者以后找工作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2022-10-19 13:52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对劳动者以后找工作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