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来说有以下要件的可以构成诈骗罪: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是一般主体;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12-25 09:15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三千元,达到三千元的可以刑事立案。
未达到三千元的标准,按照治安案件处理。
实施诈骗行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2-08-12 18:29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08-12 10:59
诈骗指的是讹诈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行为人通常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且对方基于该错误认识移转了财产占有的行为。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6-29 14:33
犯罪分子采用各种手段躲避警方的追捕,需要受害者积极提供证据帮助破案。对于诈骗罪,立案之后公安机关是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其进行刑事拘留,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该依法逮捕。在公安机关依法逮后,将其关在看守所,在对诈骗犯罪事实认定清楚后,可以移送检察院进行进一步公诉。
2022-09-09 10:52
在和诈骗罪犯罪活动中,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排除犯罪障碍、看风、转移赃物等的人员可认定为合同诈骗罪从犯。量刑时,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