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一般认为死缓不是独立刑罚,只是死刑的执行方式,它对于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范围,促使罪犯改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
宣告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应当判处死刑”,即根据刑法的规定与罪行的严重程度,应当判处死刑。
(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不立即执行死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2024-11-15 09:13
不是。判决死缓的人,两年后一般不会被执行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
如果在缓刑两年期间,有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考验期重计。
2024-04-16 14:31
死缓就是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要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一般在判处宣告死刑的同时可以缓刑二年再执行的行为,如果在这二年之内没有故意犯罪,那么是可以减为无期徒刑的;在此期间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有期徒刑,但最低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
2025-02-10 16:24
死缓,全称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罚制度。它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死缓的目的是给予犯罪分子一定的改造机会,观察其表现,以决定是否执行死刑。
死缓的具体含义和后果如下:
1.缓刑期间: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需要在监狱中进行劳动改造。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
2.减刑可能性: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可以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2025-03-15 08:45
1、死缓是指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2、根据《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2022-08-20 10:40
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或者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其刑罚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可以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