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后,对于已经采取的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会依法解除保全。财产保全一般指诉讼保全。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在对该案判决前,依法对诉讼标的物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 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保全裁定: (一)保全错误的; (二)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的; (三)申请人的起诉或者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保全措施的,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2024-08-08 14:10
财产保全在起诉前后都可以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利害关系人在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2024-10-22 09:55
财产保全的最长期限一般为三年。财产保全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临时措施,它是指当涉诉财产或虽未涉诉但已处于争议状态的财产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时,经债权人申请,由法院颁布的限制或控制债务人使用和处分其财产的一项命令。
2025-03-29 08:48
关于财产保全的有效期限设定,实际上是有多种因案而异的情形存在的。
具体明细如下所述:
1、针对银行帐号以及存款账户等资产类型,首次采取保全举措后,其有效期限为六个月;若需继续进行冻结操作,则有效期限进一步延长至三个月;
2、对于房地产及土地资源而言,首次采取保全措施时,具备二年的有效期;在此基础上,如需延长保全时间,则只能延续一年;
3、对于股份权益方面,首次实施保全会有两年的有效期;需要注意的是,倘若需要继续进行冻结,那么其有效期限仍然仅能延迟一年;
4、就涉及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这样特定类型的股票,首批保护措施的有效期为一年;在维持原状的前提下,续冻保护期为六个月;
5、至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这种
2022-09-24 14:01
诉前财产保全30内必须起诉,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诉前保全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促使债务人及时履行债;
二是防止今后判决难以执行。
如果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仍不还债,而申请人超过法定期间也不起诉,人民法院的财产保全措施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2022-08-08 15:10
“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可以再起诉。
1、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如果对一审法院的“驳回起诉裁定”不服,可以就该裁定上诉。
2、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误的,应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