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家访要问邻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执行社会纠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4-05-20 11:50
2020-11-27 17:26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2-09-29 09:15
犯罪分子被判缓刑,是无法不让邻居知道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进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机构会根据犯罪分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矫正方案,然后让群众监督犯罪分子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瞒住邻居的,邻居也可以监督犯罪分子是否遵守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缓刑后,会通知犯罪分子的家属,其他的需要家属自行处理。
2022-11-18 09:12
邻居一般会知道。刚开始你只需要到当地的司法所报到就可以了,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不排除其他通过司法机关了解到的可能。从一定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缓刑结束后就没事,但要是缓刑人员在考验期内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或者又犯新罪的话,那此时就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另外当缓刑结束之后也需要让社区矫正机构出具相关公告。“刑事案件社区矫正庭前调查制度”是量刑规范化的一部分,该制度主要是通过对被告人的街坊邻居,以及被告人辖区派出所、所在村委会人员,被告人的家属、被害人以及家属的调查,来征询被告人被宣布缓刑后是否对所在社区成员构成威胁。
2022-08-11 11:12
政审家访需要注意: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都从事什么工作,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以及应征青年的基本情况包括思想,身体,上学还是工作,之前都去过哪些地方,从事过什么样的工作。
政审家访建议的准备:1、家里收拾干净,虽然未必真的到家政审,很多工作组承担多人的审查任务,基本都会让家属到单位一并问询。2、与工作组建立必要的联系,及时接受通知并做好协调工作。3、如果需要到原单位审查,需要与原来的领导和同事做好工作,确定谈话名单,这个极其重要,也极容易出问题。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没得罪过人,或者没有人调皮。4、做好个人简答的准备。与家人和同事谈话后,可能会了解你的人生规划、、对该单位的看法、对考录岗位的认识、对原单位的总结、对个人优缺点的归纳等等,一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