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是否有视同缴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曾经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的员工辞职、被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下离开原工作单位并且按规定个人不必缴纳社保费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但是曾经被开除或者判刑的人员按现行规定服刑前的连续工龄不再认可,因此建立社保个人缴费制度以前的工龄不能视同缴费年限,在原单位的实际参保后的缴费年限可以保留,与以后的再次参保年限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2022-08-08 16:41
同缴费与实际缴费从结果上看没有区别。
视同缴费年限,可以理解为并没有给制度缴费,但是待遇计算时视作已经缴费,在待遇享受时参与计算。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国家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经办机构。已缴费和视同缴费的区别:1、缴费的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在员工的全部工作年限中,其中之前实际缴费年限的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的时间;2、固定的员工在实施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是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视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和实际的“缴费年限”一起发放养老保险金;3、实际缴费年限指的是员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照规定来按时、足够数额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2022-08-08 17:36
2022-08-11 11:44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条件包括:
1、必须参加了养老保险;
2、必须是原国有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原干部和固定职工;
3、原工作时间必须符合国家计算连续工龄的政策规定。
职工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
2022-08-10 15:51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固定职工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二、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其原有的工作年限。
三、复员退伍军人的军龄、下乡知青下乡期间的年限。
而以上几种情况的视同缴费年限,都是通过档案来确认的。《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2022-08-11 17:00
确定应认定为缴费年限所需材料如下:
①参保者初次参加工作时,由劳动局盖公章的人员调配令。
②参保者在开始工作时,盖上劳动局印章的招聘登记表。
③个别地区还会有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参保者办理退休认定视同缴费年数,首先要向参保地社保公司提出退休申请,社保公司在接到个人提出的退休申请后,会为参保者提供档案,并将档案送到参保人手中。劳工局的审档部门,根据参保者档案中的劳动调整指令和招工登记表格,最终确定应视为缴费年限的年数,并将其报送社保公司,社保公司根据劳动局对参保者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