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口不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但可以继承农村房屋。宅基地作为一种特殊物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子可以继承。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2022-08-12 13:44
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人的意愿处置个人所有的房产,即城市户口的公民可以继承农村房屋。
对于所继承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实践中通常分情况处理。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及其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继承人如果是城市居民,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早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城市居民可以基于房屋所有权而继续使用宅基地,但是不得进行翻建、改建、扩建等。
2022-08-08 15:12
2022-08-05 14:27
2025-01-11 15:42
我们需要了解到,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请注意,即便城市户籍人士拥有所有权标的物——农村房屋的继承资格,他们仍然要受制于土地法规的框架之内。这种状况下,城市居民仅仅能够得到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却无法继承与其相关联的宅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宅基地的取得无需农民支付任何付费,这是一项具有福利性质的权益,因此,通常情况下它并不具备继承特性。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问题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境来进行处理。例如,若继承人本身便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满足宅基地申请的要求,那么便可经过审查同意,获得被继承房产及其宅基地。若情况并非如此,继承人可以选择将房产出售给本村内部其他符合要求的成员,若无法达成交易,则该处房屋不得进行翻新、改造或扩建。待房屋进入不可居住状态后,宅基地将由集体经济组织回收。对于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城市居民继承人来说,他们将面临与上述类似的处置方式。换句话说,尽管法律规定了“地随房走”的原则,允许城市居民基于其对房屋的所有权继续使用宅基地,但他们并没有权利对宅基地进行翻新、改造或扩建。
2025-03-17 17:03
因为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民享有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
非农村集体成员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不能继承。
但是,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不过不能翻盖重建,等到房屋自然消亡,村集体将收回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