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疫情期间是强调每个人出门都必须佩戴口罩,但这不是出台法律的硬性规定,所以不戴口罩不会被拘留,但是有可能会被拒绝进入公共场合。因为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形势有所缓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疫情的结束,国外疫情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此大家还是要注意对疫情的防控以及注意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减少出行、配合当地的体温检测、外出回来及时进行消毒、佩戴好口罩等。物业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第四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2024-12-23 09:47
打架是否会被拘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打架的严重程度、造成的伤害、双方的态度、以及当地的法律规定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轻微伤害:如果打架造成的伤害较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且双方都同意和解,警方可能会进行调解,而不一定采取拘留措施。
严重伤害:如果打架导致一方或双方受到严重伤害,或者有明显的恶意伤害行为,警方可能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施暴者进行行政拘留。
故意挑衅:如果打架是因为一方故意挑衅、寻衅滋事,且情节严重,警方可能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挑衅者进行行政拘留。
道歉和赔偿:如果施暴者愿意道歉并主动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且受害者同意和解,警方可能会从轻处理。
法律规定:不同地区对打架的法律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地区可能对轻微的肢体冲突采取更为宽松的态度,而其他地区可能对任何形式的打架行为都采取严格的法律措施。
警方判断:最终是否拘留还取决于警方的判断和决定,他们会根据现场情况、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做出决定。
如果不幸卷入打架事件,应立即向警方报告,并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同时,如果受伤,应尽快就医并保存相关的医疗记录作为证据。如果可能,寻求法律援助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打架和冲突是预防此类问题的最佳方式。
2022-09-09 11:47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以免造成更严重影响。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因存在传染性,很多地方政府发布了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的规定。
因此,在新冠肺炎爆发流行期间,拒不戴口罩的,是违法行为。
作为公民应当遵守规定,这是法定的义务。在重大疫情的防控下,个人不遵守行政机关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隔离、封闭规定,违规情节严重者可构成犯罪。
2022-09-08 15:17
被执行人不报告财产可能会被拘留。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2022-09-22 09:50
劝架是否会被拘留要根据情况。
如果没有参与打架斗殴,也没有为他人打架斗殴提供帮助或教唆,就不存在违法的行为。如果以劝架为由参与打架斗殴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会被拘留。打架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者将会受到治安拘留的行政处罚。
2024-05-18 10:15
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会进行刑事拘留,由法院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处罚。
诈骗罪刑事拘留一般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最长拘留时间可以到37天。诈骗高于3千元的,涉嫌诈骗罪,将受到刑法的处罚。刑事拘留是从拘留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在公安机关拘留后的十四天内,必须向检察院提出审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