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家庭的子女并不一定能继承遗产的
事实上,如果独生子女的父母逝世但没有留下相关的遗言或者遗嘱,房管局是不会将房产直接过户到独生子女的名下的。因为《民法典》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是没有遗嘱时,遗产的顺序人分别有:配偶、子女和父母。一般来说,独生子女是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的,因为父母除非是在遗嘱中明确地表示房产不留给独生子女的话,那么房产独生子女就继承不了,但是如果未立有遗嘱的话,那么就根据相关的继承顺序来进行继承父母生前所留下的房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2022-08-05 15:19
子女合法继承父母的遗产,一般需要办理继承权公证,根据继承权公证书到房管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存款遗产根据继承权公证书到相关银行领取存款。办理继承公证一般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死亡证明(派出所出具的死亡户口注销证明或者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
2、亲属关系证明(包括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一般由死者生前单位根据其人事档案出具或街道出具);
3,遗产的回相关凭据(产权证、存款答证明);
4、所有有继承权的人持身份证户口本到公证处办理。
2022-08-11 15:27
对于遗产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就只能法定继承。
而法定继承人不只有子女。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
所以即便是独生子女,父母的遗产也要在其配偶、祖父母和子女之间平分,不是社会上所说的独生子女就“当然继承”父母所有的遗产。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2022-08-05 15:26
独生子继承父母遗产是不需要进行公证的。如果是公证遗嘱则需要公证。遗嘱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公证遗嘱需要遗嘱人到公证机构办理,而其他遗嘱只要符合法定的程序,不需要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在同时存有多份遗嘱的情况下,以最后的遗嘱为准。遗产继承作为一种继承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公证的,当然,如果需要公正的也可以到专门的公证机构去办理,相关程序参照法律依据。公证不是遗产继承的必经程序。但为了以防对财产继承发生纠纷,可以对遗产继承进行公证。
2022-08-10 09:24
出嫁的女儿是有权继承父母遗产的,女儿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女儿可以有对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并不以是否出嫁为条件。
女儿不论是否出嫁,都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因为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是依据子女和父母的血缘关系确定的。女儿出嫁后,并不意味着与父母断绝关系,她们与父母之间仍然有血缘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
2022-08-05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