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2-03-26 16:15
2024-12-30 16:04
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如果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2、自离就没有离职证明,还会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影响入职新单位,因为有的单位需要劳动者提供原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书。
3、自离也会影响劳动者本人的声誉。
2025-01-24 19:13
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对劳动者的工作日时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不得超过每天八小时,此外,周平均工作时间也不可超过四十四小时。
而对于超出上述时间范围的部分,我们通常将其归类为加班时间。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用人单位都无权强令或诱导劳动者进行非自愿性的加班行为。
2022-09-23 08:50
员工的工资是应该正常发放,不应该被克扣,但是如果没有提前申请离职,给单位造成了损失,也是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
1、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只要付出劳动,单位就要支付劳动报酬,虽然是自离,但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结算工资;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应当提前提出辞职并交接好工作,如果违反劳动法不辞而别给单位造成损失,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2022-09-28 14:46
自动离职的员工也是有权拿工资的,不能够因自动离职的关系而不给员工发工资。
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只要付出劳动,单位就要支付劳动报酬,虽然是自离,但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结算工资。
劳动者应当提前提出辞职并交接好工作,如果违反劳动法不辞而别给单位造成损失,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