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驾驶证记12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四)“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五)本规定所称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六)本规定所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八)“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九)“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
2022-08-10 10:57
撞坏公路设施后要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后第一时间报警,该赔偿的要赔偿。
公共设施的赔偿大多由不同的地方标准和不同的公司给出,因而各地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因为物价局的规定,即便有所出入也不会相差太大,如果出入太大不妨找个靠谱的机构进行评估,再来协商赔偿。
汽车撞到公共设施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有意或者无意。比如紧急避让、二次碰撞等类似情况,我们可以视作无意;但酒后驾驶、报复社会等情况,往往会视为有意。前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一般的流程进行赔偿,即报交警、保险;但后一种情况,保险公司是有理由拒绝赔偿的,最多只会赔付车辆本身损失,对于护栏等公共设施的赔偿不予承担。
2022-09-01 17:16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驾驶证记12分。
2022-08-22 10:50
撞坏别人的后视镜逃逸后果为,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而且可能会被并处十五日拘留。碰掉别人的后视镜跑了,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是驾车跑了则属于肇事逃逸,要按照肇事逃逸进行处罚。车主会报警,警方在调查取证后会联系肇事人进行处理。律师建议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违法交通法规是要进行罚款的,严重是要拘留的。
2022-09-21 09:10
处罚轻微事故肇事逃逸的方法: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也认定为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只要交通警察查获的,应当对逃逸方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2022-10-08 11:08
1、如果不构成犯罪,会被依法处以二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
2、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