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妨碍公务的行政违法行为,尚未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中的规定来看,一般是对违法之人进行警告或者在200元以下进行罚款处罚;不过要是,妨碍公务的情节达到了严重的程度,此时给予违法之人的行政拘留就是在5-10日之间,同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对于妨碍公务的违法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在一些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人民政府依法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但是当事人拒不执行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未经同意冲闯警戒带、警戒区的这些行为,首先是予以警告,如果情节严重,即认为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处以五到十日的拘留,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2025-01-04 09:13
妨碍公务的治安处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二、如果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构成袭警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9-02 13:52
妨碍公务刑事拘留为几天,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7天。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2-08-11 14:22
是可以的。
治安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不是刑事处罚,对于一般的公务员岗位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是可以报考的。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被开除公职的,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由此看来,治安拘留并不在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内。但是,治安拘留毕竟会留下相关记录,律师建议,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秩序,避免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
2022-08-25 16:51
要看侦查机关的侦查期限和公诉机关移送起诉的时间才能确定。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2个月,检方审查起诉1个半月,中间可以退侦二次,每次退侦后审查起诉重新计算,因此7个月都正常。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当行为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刑事拘留期最长不超过37天。刑事拘留期
2022-08-11 14:22
是可以的。
治安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不是刑事处罚,对于一般的公务员岗位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是可以报考的。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被开除公职的,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由此看来,治安拘留并不在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内。但是,治安拘留毕竟会留下相关记录,律师建议,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秩序,避免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