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后发现对方诈骗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合同属于无效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但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一般建议事后及时报警,保留报警记录作为证据。按照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9-16 11:18
签了合同后发现对方涉嫌诈骗,可以报警处理,同时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
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无效。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如果因该合同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诈骗一方赔偿。
1、任何含有欺诈条款和内容的合同都是无效的,并由欺骗方承担责任;
2、任何违背法律的合同都是无效的。可以通过法院裁定。
2022-10-11 13:44
签了合同后发现对方涉嫌诈骗,可以报警处理,同时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
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无效。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及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如果因该合同适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诈骗一方赔偿。
2022-11-18 10:13
签合同后发现对方诈骗的可以报警处理,该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合同属于无效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但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一般建议事后及时报警,保留报警记录作为证据。按照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8-26 10:28
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处理。如果构成诈骗的话,建议直接报警。但如果上当仅仅是合同对自己不利,这种情况下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5-03-10 16:56
在参与招投标环节时,如若察觉到有围标的现象,可向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政府部门将依据所查证与核实的事实及信息,依照以下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决策:
首先,当投诉获得正式受理之后,招标程序则需立即暂停运行;
其次,即便收到举报,招标采购程序通常仍将保持正常运转,除非情况极其特殊需要暂时停滞;
再次,如果投诉或者举报内容属实,确凿证实了招标采购活动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政府部门将有权在其法定职责权限之内,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或施加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