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对破坏的家庭中一方进行人身伤害或其他触犯法律的行为,法律是不会追究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规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3-02-14 15:50
起诉小三破坏家庭的,如果没有对破坏的家庭中一方进行人身伤害或其他触犯法律的行为,那么法律是不会追究的。
但是,如果夫妻一方使用夫妻共同财产,通过赠与或者其他形式给第三者送礼的,那么另一方是可以起诉要回的。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法律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起诉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由此可见,一般是无法起诉小三破坏家庭的。
2022-10-09 13:50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结婚的,则第三人与该人构成重婚罪,均会受到刑事处罚。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无过错一方如发现第三人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起诉要求返还,但是第三人不会因此被判处刑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8-12 11:50
一般不可以起诉小三破坏别人家庭。如果小三与配偶属于拥有两个结婚证,或者是没有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就构成了重婚罪。也是不能告小三重婚罪,只能告自己的配偶重婚罪,法律当中规定对于重婚罪只有受害人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09 17:10
小三破坏别人家庭法律怎样处理。目前我国并未对普通的第三者插足夫妻婚姻关系的行为做出惩罚,因此第三者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第三者与夫妻一方同居以夫妻名义相称,又或者是结婚的,那就触犯了重婚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9-24 10:16
第三者破坏家庭幸福,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一)第三者行为的性质及情节的轻的话,就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不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第三者行为的性质及情节的严重的话,第三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包括:
1、停止侵害。如有重婚、同居关系的第三者,应解除关系,停止继续侵害合法配偶权益。
2、赔礼道歉。如第三者的行为,骚扰合法配偶正常工作生活,给其造成精神伤害的,应赔礼道歉。
3、返还财产。如第三者不当接受财物,侵犯了合法配偶夫妻共同财产权益,应当返还财产。
4、赔偿损失,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如丈夫不知情抚养妻子与第三者所生孩子,丈夫有权要求第三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
5、刑事责任。如第三者构成重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