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退休不是必须需要档案,没有档案也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社保会对其退休人员的身份信息等进行审核,依据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中最早记载的出生年月,结合当事人参保种类、性别等来界定其具体的退休年龄、退休时间。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法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3-02-14 17:16
社保退休不是必须需要档案,没有档案也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社保会对其退休人员的身份信息等进行审核,依据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中最早记载的出生年月,结合当事人参保种类、性别等来界定其具体的退休年龄、退休时间。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一般来说,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休。如果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退休问题产生劳动纠纷的,那么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一种方式。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包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仲裁庭以及仲裁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劳动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最后签名,写下申请日期,有法定代表人的附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庭在正式审理之前,应首先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结案。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继续审理。
所以,通过我的描述,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2023-05-20 08:43
档案丢了有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的,一般也能办退休。当事人所在的单位可以及时为劳动者补办档案、连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等材料一并去申办退休。或者暂时不需要档案的,当事人可以先办理退休,之后再按要求补充档案。
2022-11-23 10:20
之所以取消发放纸质退休证:一是因为这种纸质的退休证携带不方便;二是纸质退休证制作成本较高;三是纸质退休证容易被人伪造,市面上曾出现一些假的退休证。退休人员也无需纠结退休证的事,国家决定取消纸质退休证,用电子的退休证来代替,那么相关的退休人员肯定会一一领取到的,这不必有过多担心。我国很多地区,也开始正式全面推行电子退休证,而电子退休证的所有功效,都与纸质退休证相同,所有的福利待遇都是不会改变的。
2022-08-08 16:14
社保退休不是必须需要档案,没有档案也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社保会对其退休人员的身份信息等进行审核,依据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中最早记载的出生年月,结合当事人参保种类、性别等来界定其具体的退休年龄、退休时间。
2022-09-15 13:47
一般来说,在办理退休时需要个人档案作为证明的;
都是事业单位人员和国企单位人员,这些人因为参保时间不一样,有些人在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所在的单位还没有开始实行社保体制,在纳入社保缴费体制之前,这些人都存在一个“视同缴费年限”之说。
而国企单位人员,类似特殊工种他们在办理退休时也需要档案进行证明,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一些人以前有人为了满足招工要求故意更改身份证上的出身日期,导致在退休是档案和身份证山不一致,这个时候就以档案上的年限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