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据要想有法律效力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字据是一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字据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字据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字据是公民、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形式。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哪怕不签字都有法律效力。但现实中为了规避对方时候不承认,一般会有签字,有的还要求盖章或者添加指纹来增加字据的法律约束力。当然如果一方被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所签订的字据,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3-02-18 15:01
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述,没有采取强迫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双方签字之后,字据就具有法律效力。
字据是公民、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形式。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哪怕不签字都有法律效力。但现实中为了规避对方时候不承认,一般会有签字,有的还要求盖章或者添加指纹来增加字据的法律约束力。
那么字据在什么情况下会无效呢?
字据无效情形如下:
1、立据当事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立据时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的情况;
3、字据内容违法危害国家集体或其他合法权益;
4、字据违背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字据的生效要件是法定的,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即使签订了字据也是无效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立字据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以免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您了解了吗?
2022-10-27 15:52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写借条如果具备以下条件,包含借款人、出借人基本信息、借款金额等基本内容,则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022-08-10 08:48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协议书的格式做强制性要求,但是要想使协议书有效,就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另外,协议书的内容,可以参照我国《民法典》对合同条款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023-12-16 10:49
写借条如果具备以下条件,包含借款人、出借人基本信息、借款金额等基本内容,则具有法律效力: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9-16 11:01
第一,双方的关系要明确。
第二,需要签认购契约。
第三,入股是指公司成立后,原始地取得股东权。
第四,只要公司一方有增加股东的必要,投资方有购股投资的意思,双方一经合意,建立认购契约,即
告入股。
第五,入股虽以契约方式进行,但不是私下约定(不具有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必须按有关法律及公司章程办理。新入股的股东,对于未入股前公司债务也应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