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的规定是《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劳动法对高温津贴是多少并未作出规定,而我国各地高温津贴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2022-08-05 13:5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高温补贴一般有以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2024-08-06 14:05
高温津贴即公司依照国家及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法规规定,向处于高温且具备相应条件的岗位上工作的员工提供的一种特殊津贴待遇,属于法定类型的劳动报酬范畴。
这项制度始自于200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21号命令《最低工资规定》所建立,其法律效应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2022-02-19 08:34
2022-09-20 13:32
必须发,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及时向各区县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进行劳动争议仲裁。高温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 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2025-03-14 11:36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必须发的。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如果企业不发,职工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