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万不能答应对方威胁的要求,这时候要信任警方可以为你提供安全的保护,只有这样,坏人才不敢再进一步的威胁侵害你;
(2)之后应当立刻向相关的公安机关报案,因为如果你越是怕事,越是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会越嚣张;
(3)假如感觉到真的无法脱身了,那就以借口身上没钱,然后约定地点和时间再交,便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警方会及时采取一定的行动去抓捕坏人的。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24 11:22
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敲诈勒索的行为,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受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2022-10-09 11:21
敲诈勒索罪指的是行为人为了达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使用威胁、要挟的手段,强行向被害人索要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敲诈勒索共有三档量刑。
第一档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敲诈勒索罪被判这一档刑罚的,按照法律规定,是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是进行多次敲诈勒索行为的。第二档量刑是敲诈勒索数额巨大亦或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三档量刑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最高刑了,犯罪分子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的,或是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形的,适用这一档量刑。
2022-09-06 09:45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1)实施恐吓行为。恐吓的目的: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恐吓的手段: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
实施恶害的主体,本人或者第三人,但由第三人实施时,行为人必须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影响第三人。恶害的实现,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实现恶害的真实意思。恶害的性质,既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也可以通过不法途径实现恶害的内容。
(2)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产生恐惧心理的前提,恶害内容能够产生心理恐惧的效果。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必须以对方相信该恶害内容可能发生为前提。
(3)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
处分的原因:恐吓行为与取财结果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如果不是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则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
2022-08-09 17:26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
(1)实施恐吓行为。
恐吓的目的: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恐吓的手段: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
实施恶害的主体,本人或者第三人,但由第三人实施时,行为人必须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影响第三人。恶害的实现,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实现恶害的真实意思。恶害的性质,既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也可以通过不法途径实现恶害的内容。
(2)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产生恐惧心理的前提,恶害内容能够产生心理恐惧的效果。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必须以对方相信该恶害内容可能发生为前提。
(3)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
处分的原因:恐吓行为与取财结果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如果不是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则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
处分的方式:既可表现为被胁迫者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表现为被迫容忍、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
处分的类型:动产和不动产均可。
2023-05-05 15:18
面对视频敲诈,第一时间保存线索,然后直接报警,同时警告对方已报案,对方毕竟只是想要钱,在当事人已经报警的情况下,对方大概率不会冒着被抓的风险继续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