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能要回来,要分情况讨论。
情况一:还没送,能否要回
可以撤回,但有两个不能撤回的例外。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明文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也就是说,没有转移前是可以撤销的。这种撤销属于使用自己的“任意撤销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有两个例外:
第一、经过公证的赠与不能撤销;
第二、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
情况二:已经送了,能否要回
不可以撤回,但有五个可以撤回的例外。
一般来说,已经送出去并且交付给对方的东西,物品的所有权就已经是对方的了。这种情况就不能轻易撤销了,如果一定要撤销,那就要动用到“法定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如下: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4、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5、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2023-06-26 14:54
赠与别人的东西,满足以下条件还能要回来:(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2022-11-03 09:28
如果对方自愿转账,而且对方没有诈骗行为的,一般是不可以要回钱的,但如果对方有诈骗行为的,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回被骗的钱。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9-09 09:37
如果对方自愿转账,而且对方没有诈骗行为的,一般是不可以要回钱的,但如果对方有诈骗行为的,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回被骗的钱。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9-28 15:15
1,如果是侦查阶段,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如果需要送东西可以通过律师代送
2,如果是审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不限于律师)代送相关物品一般只能送衣物、日常用品,不允许送食物,信件需要经过检查才能传递。
3,若是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依据现有法律,家属或朋友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开庭才能见到。律师可以进入看守所了解下列情况:您的亲友是否被刑讯逼供、是否被同监所的犯人欺负或虐待、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了解涉案罪名与案件相关情况、反馈家人朋友的挂念与希望知道的情况、以及其在里面的状况、代为取保候审、代为申诉或控告等等。 无论对亲友还是对被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第一时间找律师介入最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 当家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况下采取拘留措施的机关都会及时通知家人知晓。此时,也是可以探视被刑事拘留的人的,只不过探视的对象只能是聘请的律师,而不能是非律师人员。
2022-09-28 09:58
法律上送给别人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赠与人是可以要回来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