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劳动仲裁时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工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3-02-18 15:28
劳动仲裁期间工资计算,需要分以下情况讨论:
1、劳动仲裁时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工资。
2、劳动仲裁时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位就不需要支付工资了。
那么劳动仲裁的应该在什么时候申请呢?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离职之后需要在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过了时效就不能再申请劳动仲裁了。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什么是申请劳动仲裁都可以。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期间,在职并且正常提供劳动的,那么公司就需要正常支付工资,但是如果是离职之后申请的劳动正常,那么公司就不需要给发工资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离职之后申请劳动仲裁是有时效限制的,所以一定要在合理的期限之内即使申请维权,您了解了吗?
2022-09-20 10:15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如果涉及到补偿金的问题,补偿金的金额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来确定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一般包扣的是计时/计件工资、奖金、岗位津贴、加班费以及其他特殊情形下需要支付的工资。
劳动仲裁时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劳动仲裁时劳动关系终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工资。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2022-10-14 11:45
计算周期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即期限最长为11个月;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双倍工资计算应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并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2022-08-12 14:15
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仲裁期间,如果扔保持有劳动关系且正常出勤,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如果劳动关系存疑,或者员工本人未正常出勤则应由劳动仲裁确认。仲裁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当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资。
2025-04-11 16:16
员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被迫离职的,可以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