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鉴定;
2、请消协出面调解(要注意:只有调解权);
3、如调解不能,则可应工商部门12315举报(要注意:工商部门是以行政处罚为主要任务,你不一定得到相应的赔偿);
4、如果此事具有新闻的典型性,且商家因怕造成社会影响对其不利,也可以向新闻媒体反映(要注意:新闻媒体只有报导权,没有调解义务也没有执法权,有时弄不好他自己还会摊官司);
5、最好的办法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索赔。只要你证据充分,你就一定会胜诉的(要注意:在提出诉讼请求时别忘了让被告承担全部的诉讼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第一百四十二条 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8-12 09:00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认定为刑事犯罪,即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虽有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但销售金额不属于数大,不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022-08-10 16:46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认定为刑事犯罪,即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虽有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但销售金额不属于数大,不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022-09-19 09:44
1、与买家沟通了解投诉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买家只是不了解产品而投诉或者是不满意服务,那么要耐心解释;
3、买家是恶意买家,想得到好处。这种人就不要姑息。你只要提供产品没有问题的报告即可。(例如质检报告,生产商资质等)并且你要保留聊天记录,特别是买家想得到好处而发给你的聊天消息。如果自己的产品无问题,注意不要妥协,不要被投诉乱了阵脚。
2022-10-11 15:07
当抖音商家向消费者承诺该店铺有假一赔三的服务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联系平台上的官方客服进行投诉反馈寻求合理赔偿。除了可以通过联系平台上的官方客服投诉举报商家卖假货外,还可以选择拨打【12315】电话投诉反馈,但要加上所投诉的商家的所在地又或者是要投诉的平台公司总部注册所在地的地区区号,即“区号+12315”。平台人工客服接听电话的时间为:法定工作日的上午8:30~12:00以及下午2:00~5:30,其他时间为电话录音。
2025-03-24 09:28
诈骗卖假货的按诈骗罪定罪论处。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故意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及以上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3、要求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