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辞职是否可以拿年终奖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1、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或者符合一定条件后,用人单位在年终向劳动者另行支付一定数额的年终奖的,如果劳动合同未到年终而解除,司法机关应当审查劳动者是否完成了约定的工作任务。2、劳动合同约定年终奖的发放条件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该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请求不应该得到司法机关支持。如果年终奖系劳动者每月应得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只是为了加强管理,在每月报酬发放的时候将劳动者应得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予以提留,并在年终时作为年终奖向劳动者一次性发放的,由于该约定排除了劳动者的权利,则属于无效条款,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对应期间的年终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2024-05-15 14:19
年终奖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符合领取条件的,辞职时会与工资一起发放。用人单位关于年终奖的规章制度需要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2022-08-09 14:28
辞职年终奖不发是否违法,视情况而定,如果劳动合同当中规定的,年终奖的发放,那么公司不发年终奖则是违法行为。如果没有规定则是合法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023-02-18 17:02
辞职年终奖不发是否违法视情况而定,如果劳动合同当中规定了年终奖的发放,那么公司不发年终奖则是违法行为,如果没有规定则是合法的。
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
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好的年终奖办法要有较好的考评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等相应的各项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
那么年终奖是否属于工资薪金呢?
年终奖属于工资薪金。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这六部分组成。其中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同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因此,年终奖是用人单位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员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而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属于合法劳动报酬的范畴。
那么公司拒不发放年终奖,该怎么办呢?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维权: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向法院起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年终奖的发放的话,那么辞职之后不发放的,就属于违法行为,年终奖也是属于工资的,不发年终奖就等于拖欠工资,可以通过投诉或者仲裁等方式来维权,您学会了吗?
2022-08-09 09:24
2022-09-15 09:54
年底辞职是否有年终奖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一般认为,企业可以对年终奖的发放原则和发放对象作出规定。在企业有明确规定或约定的情况下,机构对企业的工资分配权利还是予以充分尊重的。根据法律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应区别对待:1、员工因自身的原因离职。如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合同、自身因病解除合同、自身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此时,可以认为员工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构成违约,由此带来的否定性后果就是“得不到年终奖”。这可以说是员工自身可得利益的丧失。
2、员工因单位的原因离职。如单位克扣工资、不提供劳动条件、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下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等情况导致员工离职,应该认定单位违约,单位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给员工。3、其他原因。主要是试用期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