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又称刑罚裁量,不是可以释放的意思。
量刑,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022-08-11 13:42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高幅度的处罚。它表明应受处罚的行为是严重的,只有对行为人处较重的处罚,通过加重行为人的责任,才能保持刑事处罚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相适应。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实践中,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法定范围内从重给予处罚:
第一,违法行为造成较严重后果的,包括使用恶劣的违法手段、多次违法、影响很大等。
第二,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执法人员检查的。
第三,胁迫、诱骗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第四,利用职权实施违法行为的,比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他人,应当从重处罚。
还有一种情况是,量刑标准降低,也是从重处罚的法律效果,比如公职人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2022-09-15 16:03
量刑情节是指由刑事法律规定或实践中认可的,根据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决定对犯罪人如何处刑及处刑轻重的各种事实情况。以刑法是否就量刑情节及其功能作出明确规定为标准将其分为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
2022-08-09 14:21
所谓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罚范围内,对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犯罪人,比较有该种处罚情节的犯罪人,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据此,从重处罚应具有以下四层涵义:
(一)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定刑范围内从事。如果超出了法定刑范围,则是“加重”,而不是“从重”。
(二)从重处罚必须以“从重处罚情节”为依据。
(三)从重处罚的参照物是“不从重处罚”,而不是“从轻处罚”。
(四)从重处罚的“从重”,只能是适度从重。这里必须明确两点:一是从重未必就必须在罪刑单位的量刑幅度的中间线以上处罚。二是对从重处罚情节的社会危害性要作出正确估计,做到“罚当其罪”
2022-09-09 08:44
刑事诉讼释放条件如下:
1、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
2022-08-09 14:32
罪犯在服刑期满后有关路费的问题我国目前有对刑满释放人员发放路费有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为避免刑满释放人员在返回的路上重新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监狱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返回原籍的费用 。服刑期满后,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