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买断工龄的退休人员与正常退休人员在养老金的计算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唯一的差异可能就在于缴费基数的不同。对于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被买断工龄的人基本后续下岗的偏多,往往是以灵活就业的形式继续缴纳,而负担也就会更大。因为不同企业职工有企业可以帮忙承担一部分费用,下岗员工只能自己承担费用。更有一点是他们收入不固定,经济来源也就会较差,所以在养老保险上一般都会选择较低的基数进行缴纳。
选择较低的基数进行缴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退休养老金的数额,那么最终领取的养老金就会比正常退休的来得低。如果选择缴费基数比正常员工来得高,那么最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就会高于正常退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2-09-27 16:35
实际上,买断工龄的退休人员与正常退休人员在养老金的计算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唯一的差异可能就在于缴费基数的不同。对于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被买断工龄的人基本后续下岗的偏多,往往是以灵活就业的形式继续缴纳,而负担也就会更大。因为不同企业职工有企业可以帮忙承担一部分费用,下岗员工只能自己承担费用。更有一点是他们收入不固定,经济来源也就会较差,所以在养老保险上一般都会选择较低的基数进行缴纳。
选择较低的基数进行缴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退休养老金的数额,那么最终领取的养老金就会比正常退休的来得低。如果选择缴费基数比正常员工来得高,那么最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就会高于正常退休。
2024-12-24 10:21
所谓企业买断工龄的做法(即企业按职工工龄给一次性经济补偿后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再给职工社会保险待遇)是绝不允许的,也是不合法的。现在没有工龄,都是以缴纳养老保险计算缴费年限,买断工龄,其实就是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之后,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就计算,不缴费就不计算,缴费多少年,就计算多少年。
2022-08-10 15:47
买断工龄与退休是没有关系的,就算是有买断工龄的情况,劳动者也是按照正常的程序退休,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一般退休的劳动者的退休金是一样的。用人单位在买断职工工龄后需要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对职工进行补偿,工作满一年的则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但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2-11-18 10:28
“买断工龄”说法早已被国家政策禁止,“买断工龄”的法律实质应该视为企业解除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下面为最新的法律规定: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2022-09-09 16:27
无论是正式工也好还是合同工也好,都会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根据养老基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根据以上总结,合同工作人员和正式职工退休后,养老金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许多单位正式工与合同工在工资收入、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合同工与正式工在退休前的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可能合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正式工,也可能正式工的工资标准高于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