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 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10-15克的酒精 ,但由于每个人对酒精的分解能力不一样,有些快,有些慢,而且由于时间和环境的不一样,最终分解效果也会不一样。但是从科学角度来说, 人喝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就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也会逐渐的降低。这里给出一个通俗的判断标准,喝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一天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更长时间才可以开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2025-01-17 09:17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判断构成贪污罪:犯罪客体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2024-12-30 08:40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022-09-16 14:50
酒驾第二天能不能取到车,需要看情况决定,还需要根据地方交警部门处理酒驾的流程决定。不过正常情况下,酒驾的情节不是很严重的,并且已经交清罚款,相关的处罚都已经处理完成,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领取机动车回家的,但是不能是自己开车回家,因为驾驶证已经被暂扣6个月。需要带一个与机动车相符合的驾驶人,一起到交警部门办理领取车辆,否则属于无证驾驶。
2022-08-11 14:11
交通管理部门如知悉该情况的,会依法追查。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第四十四条之规定,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车辆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部门。
2024-11-30 09:42
判断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需要的条件有: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绑架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主体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接到被绑架的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儿童不进行解救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