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位提供过专项服务培训,劳动合同还没有结束,你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那用人单位是可以主张违约金的,但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工作时间不合适,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也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2022-09-22 09:42
合同工资与实际不符,合同是否有效要由仲裁或法院来认定,其他人的认定无效。
首先要明确的是,合同与实际不符是违法的。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权利的保障,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劳动报酬是肯定在合同中规定好的。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
2023-02-18 14:36
培训期内离职,员工是否需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需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公司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培训期内离职,员工违反了服务期规定的,员工就需要按约定支付违约金。
2、如果该培训是公司组织的,对新入职员工提供的集体性入职教育与岗前培训的,在此期间离职的,员工是不需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的。
专项培训主要是针对劳动者本人,并且发生实际培训费用,并有相应的费用凭证予以证实。一般情况下,专项培训是用人单位拨专项经费,对劳动者进行一定期限的专项业务技能培训,一般都由第三方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用人单位要开支较大的费用,因此,单位与劳动者要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在约定的服务期内辞职,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入职培训内容一般是公司背景介绍、业务简介、课程体系与品牌课程优势、销售技巧等。
那么违反服务期的,违约金是怎么计算的呢?
如果合同中有约定的,就按照合同约定的来计算,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违约金不得超过损失的30%。
综上所述,如果只是单纯的入职培训的话,那么在培训期离职是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所以说如果遇到公司要求你支付违约金的时候,一定要区分好自己进行的是哪一种培训,不要因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不仅没有挣到钱,反倒往里搭钱,您了解了吗?
2022-09-20 10:03
不犯法。
1、用人单位网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如果与事实不符的,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事实与劳动合同约定不符的,公司需要承担法定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2022-11-19 17:29
招聘岗位和实际岗位不符是否违法,要具体分析:
1.用人单位网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如果与事实不符的,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事实与劳动合同约定不符的,公司需要承担法定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根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的,还可以上诉。
2022-08-10 17:02
发票明细与实际不服的处罚。
我国法律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违反法律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