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 

U*_ 陕西-延安 刑事辩护 2020-08-03 10:23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

1位律师回复

  • 法律顾问团

    2020-08-03 10:26 回复

    (1)主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经手、经办、管理特定款物的人员,而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

    (2)客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公款使用权;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客体是国家对特定款物专款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3)主观方面不同。

    二者都是故意,但挪用公款罪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为目的,即挪作私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则是为了其他公用,即挪作他用。

    如果行为人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应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这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4)行为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对象是公款,包括特定款物在内。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对象仅限于特定款物,即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5)客观方面成立犯罪的条件有所不同。

    挪用公款罪将挪用公款行为分为三种情况,并分别规定了 不同的构成犯罪的客观要件;

    而挪用特定款物罪则在客观上要求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结果发生,否则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384条第1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