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刑事辩护 2021-09-28 20:17 标签: 扰乱公共秩序罪 构成要件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并非一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都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
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00'51''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下:1、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2、扰乱共场所秩序的行为;3、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4、流氓行为;5、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6、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7、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1.11.27
  • 哪些行为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01'11''

    哪些行为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具体包括: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协、行政、监察、审判、检察、军事机关,厂矿、商场等企业单位,学校、医院、报社、电视台、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单位,机场、车站、码头等重要交通场站,或者在上述场所周边的其他公共场所,聚众实施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标识、静坐滞留、张贴散发材料、喊口号、打横幅、穿状衣等行为,或者实施跳楼、服毒等自杀、自伤行为以及扬言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等。

    2021.09.30
  • 哪些行为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01'11''

    哪些行为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2021.09.28
  •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01'06''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扰乱单位秩序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主体是一般主体,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这种扰乱活动,制造事端,给机关、单位与团体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

    2021.11.27

周琦律师

山东盈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