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

法律顾问 2022-04-28 11:49 标签: 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法律原则,是指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内容的法律活动的指导原理和准则。法所确认的一定社会生活和国家活动的规律性要求。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简单来说,法律原则是概括,法律规则是具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一条 【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及登记】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的区别 01'08''

    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的区别

    法律执行,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

    2022.03.15
  •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00'54''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自愿原则是对民事活动参加者内心意愿的尊重,要求当事人之间通过合同等行为设立、变更或者处分一项民事权利义务的时候,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也能够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人都不受强迫,同时也不能强迫他人。

    2021.06.22
  •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00'46''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法律主体根据自愿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民事主体可自主创设民事法律关系。

    2021.03.19
  •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00'44''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如何认定

    王爱学律师 王爱学律师

    《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021.02.07

秦昊律师

山东众英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